巴城重磅規劃正公示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近日,
《巴中市巴州區江南、江北片區控制性
詳細規劃及總體城市設計》
已通過審議,
目前正向社會進行公示,征求意見。
該規劃涉及江南江北老城片區,規劃范圍內規劃人口約14.35萬人,規劃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為461.20公頃。按照規劃,該片區將以行政辦公和商業商貿為主體,以文化娛 樂、旅游服務與和諧宜居為特色,融山水于城市、塑文化于城市,打造巴中舊城復興典范。
劃重點
形成“一軸、兩帶、四廊、四心、多點”景觀系統結構
一軸:沿巴河一線形成濱河景觀軸,使綠景與水同時貫穿整個城區。
兩帶:沿南池河和后河形成兩條景觀綠帶,讓綠地通過水系進行生態串聯。
四廊:構建由江南向江北的4條視線通廊,作為山、城、水的聯系紐帶。
四心:以巴人廣場、罐頭廠文化公園、中城街文化廣場、南池河濕地公園打造四個景觀主節點。
多點:利用主題公園、社區公園及街頭綠地廣場等形成點狀開敞空間。

范圍和定位
本次規劃區域位于巴中市老城區, 由巴河分割為江南、江北兩個片區,規劃范圍總用地面積約6.20平方公里。
其中,江南片區東至后壩組團,南至南龕組團,西至柳津橋,用地面積約4.20平方公里;江北片區東至后河組團,西至巴州大橋,北至望王路,用地面積約2.00平方公里。規劃范圍內規劃人口約14.35萬人,規劃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為461.20公頃。
規劃區定位為:以行政辦公和商業商貿為主體,以文化娛樂、旅游服務與和諧宜居為特色,融山水于城市、塑文化于城市,打造巴中舊城復興典范。

▲濱水文化廣場鳥瞰圖。
形成“10分鐘公園圈”建罐頭廠文化公園
根據規劃,該片區將形成一個 “10分鐘公園圈”,主要建起包括區域性公園、片區級公園和特色主題公園三大類公園。

▲南池市場改造鳥瞰圖。
其中,區域性公園以南池河流域為紐帶,恢復河道生態景 觀。兩側預留充足的綠化開敞空間,并在適當位置進行綠化, 形成一條串珠式帶型公園,貫穿整個城南片區,片區級公園以罐頭廠舊址為基礎,借鑒成都東郊記憶公園的打造模式,將公園建設與歷史記憶、工業展示相結合,引入文創研發、娛樂休閑等活力型產業,塑造獨具巴中特色、反映工業文明的罐頭廠文化公園。同時,罐頭廠文化公園也是巴中老城區中唯一能實現山水直接相連的生態通廊;特色主題公園以展示晏陽初、張思訓等歷史名人為主題,打造特色主題公園。
▲罐頭廠片區效果圖。
規劃初中5所、小學7所、幼兒園16所、醫院8家
據了解,規劃區內將配置滿足生活居住所需的各項公共服務配 套設施,包括設置初中5所、小學7所、幼兒園16 所,醫院8 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 處、社區衛生服務站7 處,農貿市場9 處,文化活動中心4 處、文化活動站9處,社區服務中心8 處、街道辦事處2 處、派出所3 處,以及運動館1處、多處全民健身活動場地等。
此外,通過研究老城現狀建設的特殊性,結合各項設施的配置標準,采用相對集中與適當分散相結合的方式,將現有設施與規劃設施進行有機融合,以發揮設施效益,方便經營、管理與使用,節約投資。
▲巴州歷史文化街區效果圖
據介紹,規劃區內還將建設慢行交通系統。規劃依托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級道路基本網絡,規劃形成慢行通廊、片區主通道、街區慢行道三級慢行系統,實現“兩岸相通,區內成網”。

▲社會公共停車場規劃圖
同時,未來規劃區還將逐步取消路邊停車,加快公共停車場(庫)建設。充分利用公共綠地、廣場及地下空間,增加公共停車設施供給。根據規劃,該片區未來將在商業、文 化和服務功能的集中區主要出入口設置23處社會公共停車場,主要分為地上停車場和地下停車場兩類,緩解老城停車難、路邊停車等問題。
同時,針對巴城越來越明顯的“城市病”,規劃提出整治部分交通節點。例如:
重建柳津橋,拓寬路面至雙向4車道,并預留大容量的人行道;
在罐頭廠文化公園處新建人行過河景觀橋,加強兩岸聯系;

▲巴河彩虹飛橋效果圖
打通西城市場南側的城市支路,方便周邊到達;
打通水井街、沿南池河城市支路,緩解張思訓街的交通壓力, 塑造城市南北軸線;
打通區政府大門前道路,使文廟街能直接連接到將軍大道;
重建巴河大橋,提升通行能力;
打通三中門口的祠堂街到狀元橋街的聯系,方便江北大道與望王路的聯系;
打通狀元橋街到胡家巷的聯系,方便江北大道與望王路的聯系;
對接南龕山新建隧道,方便雷坡石片區與西龕山、南壩之間的聯系。
目前,這份規劃正在公示,
如果大家有意見或建議,
請于2019年2月16日前,
將意見或建議發送至郵箱:
25225732@qq.com,
或書面送至巴中市規劃管理局規劃編制科。
聯系人:郭鋮
聯系電話:
0827-5265070
15284766611
共建美麗巴城 大家群策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