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和成果轉化工作座談會召開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11月6日下午,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和成果轉化工作座談會在河北固安召開。會議聽取了中國(河北)博士后成果轉化基地等3個人社部批準設立的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平臺建設情況的匯報。座談交流了博士后創新創業工作取得的階段性成效、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
中國(河北)博士后成果轉化基地設立3年來,建立了“苗圃—孵化加速器——特色產業園”的完備載體鏈條和暢通的項目輸送機制,設立了博士后創業基金,拓寬了成果轉化項目的融資渠道,切實解決了博士后研究人員和博士后合作導師創辦企業、創業孵化和科技成果轉化初期融資難的問題,吸收優秀項目入駐成果轉化基地,打造了博士后干事創業的優良環境。截至目前,累計簽約入駐成果轉化項目106個,研發創業類項目46個,投資總額超過300億元。
中國博士后創新(江門)示范中心設立2年多來,不斷加大博士后服務配套設施建設力度,創建政府與高校、企業的對接服務平臺,搭建博士后人才創新創業的政策支撐體系,探索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引進激勵政策,構建“不求所有、但唯所用”的博士后引進機制,提升了博士后人才的集聚效應;博士后引進效果明顯,對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效果明顯。比如:新會區江裕映美公司博士后工作站成功開展打印機無油絲桿運動機構研究,使絲桿壽命提高17%,減少加工成本30%,突破國際上對打印機專利的封鎖。
中國西部海外博士后創新示范中心是人社部新近批準設立的全國第三家博士后創新創業平臺。中心設立以來,探索人才發展新模式,創新博士后培養體制機制,依托西安交通大學推進校際合作,簽署了40余項校級合作協議,設立絲路聯盟博士后計劃,吸引大批來自絲路沿線國家的優秀博士生進行創新研究,培養“一帶一路”急需人才;與全國14個地區和137家企業進行合作,共同推進博士后聯合招收培養、創新創業和成果轉化。
博士后創新創業平臺的建設,在全國引起了品牌示范連鎖效應,增強了輻射帶動作用。江蘇博士后創投中心、山東青島城陽開發區、解放軍博士后信息中心等單位也介紹了本地區和部門的做法和下一步思路。
會議強調,要加強對現有3個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和成果轉化平臺的跟蹤、指導和服務,同時鼓勵各省建設省級的博士后創新創業平臺。要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加強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工作站的鏈接互動,并在環境、品牌、社會氛圍、宣傳等方面加大力度,進一步加大創新創業、成果轉化、軍民融合發展等領域的研究力度,爭取出臺新的舉措;要劃分好政府、行業、企業的職能界線,發揮企業在推動博士后創新創業中的主體作用,引導博士后人員到企業一線;要把更多的全國性博士后系列活動引到現有平臺,推動這些平臺進一步做大做強;要借助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做好博士后人才與科研項目交流信息平臺,為博士后創新創業和成果轉化提供支撐。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張古江出席會議。廣東省人社廳等部分人社廳局、中國(河北)博士后成果轉化基地等博士后創新創業平臺、部分省級博士后創新創業平臺、創業博士后代表,廊坊市委、市政府,固安縣委、縣政府相關負責同志共30余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