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經開區出臺22項措施鼓勵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創業創新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為推動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化,把巴中經開區建成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創業創新孵化基地,近日,巴中經開區出臺包括創業扶持、創新支持、貸款服務、財稅扶持、創業保障等22項措施,鼓勵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創業創新。
在創業扶持方面,經開區建立大學生(科技人才)創業專項資金每年2000萬元,為創業提供資金扶持保障。經開區建立創業孵化園,為大學生(科技人才)提供創業平臺。大學生(科技人才)在沒有注冊公司之前需要進入孵化園辦公,孵化園提供配套免費工位;大學生(科技人才)在經開區注冊公司的,允許以經開區內的住房為辦公場所。注冊公司后進入孵化園創業的,實施“三免兩減半”的辦公用房租金減免政策;需要租用配套生產用房的,前3年按照120元/平方米全額租金補貼。大學生(科技人才)創業成功的(公司進行工商注冊后,連續繳納稅金12個月以上),一次性給予5000元創業補貼。對首次年銷售收入達到2000萬元以上的科技性生產企業一次性給予50萬元獎勵。創辦的企業招用巴中市范圍內初次就業的大學生,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并連續繳納社會保險費滿半年的,每招用1名大學生一次性給予1000元崗位補貼。
在創新支持方面,經開區設立科技成果轉化風險專項資金每年2000萬元,對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創辦的具有發展前景的初創型科技企業提供創業孵化投資。創業項目獲得省級部門立項或涉及科技創新經省級部門認定的,按項目所爭取支持資金的10%以內進行項目配套扶持(單個項目不超過50萬元)。創業3年內獲得專利、軟件著作權等知識產權的,對申報知識產權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給予全額補助。鼓勵創辦企業申報科技成果。對獲得國家、省、市科技成果一、二、三等獎的生產性項目,一次性分別按照國家級10萬元、8萬元、6萬元,省級8萬元、6萬元、4萬元和市級3萬元、2萬元、1萬元的標準給予獎勵。鼓勵創辦企業爭創品牌名牌。對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按50萬元/件,獲得省著名商標的企業20萬元/件、獲得涉外注冊商標的企業1萬元/件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對獲得中國名牌產品的企業按50萬元/個、獲得原產地地理標志產品的企業30萬元/個、獲得省級名牌產品的企業20萬元/個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對大學生(科技人才)開發的新產品、研發的新技術,經國家、省、市級相關部門認定為科技成果的,分別一次性獎勵5萬元、3萬元、2萬元。
在貸款服務方面,大學生(科技人才)在經開區自主創業自籌資金不足的,可申請不超過5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對于團隊創業項目適當增加貸款額度,可據實際人數放寬到20萬元。貸款3年內由政府全額貼息。對大學生(科技人才)創業項目申請擔保貸款的,由鑫園融資擔保公司免費提供擔保支持。深入推進“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劃”(YBC)和“銀團互動”工程,為大學生創業提供3萬—20萬的小額貸款服務。
在財稅扶持方面,創業從事個體經營,自工商部門首次登記之日起3年內免交行政性事業收費(建筑、餐飲、娛樂業等除外)。經認定的大學生(科技人才)創業企業,3年內財政將其實際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地方留存部分的全部以獎勵方式支持企業發展。
在創業保障方面,鼓勵和引導各種社會培訓機構參與大學生創業培訓、實崗培訓和后續服務。經認定的機構開展創業培訓、實崗培訓和后續服務的,按培訓結業或后續服務大學生人數,給予一定的補貼,最高不超過10000元。創業成果轉化項目,符合經開區產業發展規劃的可優先供地。組建創業導師團,為創業者提供創業指導、創業前景和職業生涯規劃、技術開發、企業管理等服務。對創業項目實行“一幫一”的全程陪伴式服務,免費提供政策、信息和提升服務。在經開區政務服務中心設立專門的大學生(科技人才)創業服務窗口,開通“綠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務。
另外,大學生(科技人才)在經開區內以家庭住房為辦公處所注冊的,參照適用《經開區鼓勵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創業創新實施意見》的優惠政策。